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我院主動響應省人社廳關于號召技工院校優秀學生志愿支援防疫物資企業復產的號召,按照省人社廳統一部署,及時填報學生情況,并摸查志愿者情況,經學院篩選后共23名學生志愿參加企業復產工作。經省人社廳統一調度,最終確定2017級汽車檢測與維修17班孫旭、易強、劉俊延,2017級船舶輪機班熊睿凡、李瑞,2017級現代物流2班周發德等6名學生作為第一批志愿者,于1月29日參加廣州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復產工作。企業分三批對志愿者進行了崗前培訓,三批志愿者分在三個不同的部門進行支援生產。
同學們做好防護到企業報到
同學們學習技術操作中
為順利開展支援復產工作,學院組織相關科室制定“支援復產實施方案”,建立了“早晚例會”制度,制定了“紀律和作息要求”,安排6名教師輪崗帶隊,確保了學生的安全和支援復產工作的有效開展。
復工復產學生與帶隊教師
此外,學院的實習生們,在保證自身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也陸續在不同的崗位上返崗復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防疫抗疫。設計與營銷系2015級的伍燕紅就是其中一員。
伍燕紅是2015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高級工班學生,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賓德家居用品經營部家居方案設計師崗位實習,負責做全屋定制設計,主要包括去工地量尺、做預算、出設計方案、接待客戶、出下單圖等。疫情期間伍燕紅每日都堅持做好防護措施,日常佩戴口罩,進入門店前進行全身消毒和測量體溫,用消毒液洗手,中午用餐時分開區域進行就餐,并要求進店客戶都要檢測體溫,晚上下班前她會再測量一次體溫。伍燕紅表示,疫情逐漸好轉,我們學院很多同學像我一樣已經在各行各業中陸續復工,大家都很樂觀,雖然隔著口罩,但依然能感受到大家伙對于未來生活的滿滿期待。
青山一道,共擔風雨。學院院長閻子剛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防疫物資十分緊缺,企業要用工,我們技校培養技術工人,這時候必須站出來。廣東培養技工歷來有良好基礎和優勢,不僅注重技能培養,也注重勞動觀念和工匠精神的培養。學校一詢問,孩子們都很踴躍,這讓我們很欣慰、很贊賞。”
我院嚴格按照省人社廳關于非特殊情況延遲返崗的要求,嚴格篩查開學前實習生返崗信息,各專業系部共與1410位實習生進行“一對一”跟蹤指導服務,共整理收集506名學生于2月24日以內計劃返崗信息;及時與實習生、用人單位溝通,累計完成240名學生推遲實習或終止實習溝通協調工作;篩查118名學生屬于保障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且學生本人同意的情況,滿足健康防護要求并提醒學生做好相關防疫措施。
目前我院共859名實習生已復工復產,主要復工復產企業類型為路橋、客運、高速、物流、農副生鮮、汽修、船舶等與保障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包括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地鐵、風神物流、本來生活網、華南快速路橋實業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中山港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